陕西佛坪:擦亮文旅“招牌” 强大电商“基因”

发布时间:2024-06-04 20:30:29 来源: sp20240604

在秦岭南麓腹地,有一座小城被称为“大熊猫家园”和“中国山茱萸之乡”,又因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高达91.19%的森林覆盖率,这座名为佛坪的小县城被定位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提高,陕西省佛坪县发展第一、二产业的步伐趋缓。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的支持下,佛坪县转化思路、因地制宜,紧盯特色资源禀赋与独特区位优势,充分挖掘“互联网+电商”基因,推动农旅融合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数字电商+产链延长”的乡村振兴路径。

佛坪县俯瞰图。(佛坪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办公室供图)

佛坪县俯瞰图。(佛坪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办公室供图)

“佛坪县是陕西省最小的县城之一,全县常住人口仅2.62万人。但人少不是问题,这里积极盘活属地资源,借助互联网电商发展大势,找准农旅融合、电商经济、特色农产品发展路径,衔接好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事业。”中央网信办挂职佛坪县副县长刘寰说。

依托绿水青山推动农旅融合 乐了游客、富了农民

初夏时节,飞驰的动车组列车沿着西成高铁穿越郁郁葱葱的秦岭,来到了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市东北部的佛坪县。进入县城,随处可见的大熊猫元素展现着这里“大熊猫家园”的称号。

在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秦韵”“佳佳”“党生”“全运”四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吸引了游客们驻足观看。基地讲解员介绍说,佛坪大熊猫与四川大熊猫属于不同的亚种。植被丰富、生态功能完善的秦岭是秦岭亚种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130多只大熊猫,自然分布密度居全国之首。近年来,结合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大熊猫基地等资源禀赋,佛坪县提出建设“静美佛坪、熊猫家园”生态发展路线,这股来自大熊猫的“萌趣流量”也被发展为促进当地文旅经济升温的重要动力。

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在休息。(李凌宇 摄)

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在休息。(李凌宇 摄)

距离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20公里远的袁家庄街道东岳殿村,冷水鱼养殖观赏基地、果蔬采摘园等“宜游宜业”的场景展现出一片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和美风光。

走进东岳殿村采摘园,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草莓甜香。佛坪县电商协会会长、陕西麦欧乐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高丹介绍说:“采摘园从每年1月份进入采摘季,主要通过游客入园采摘进行销售,每斤40元左右。游客们可以边采摘草莓、边体验农耕生活,而村里的农民也通过运营和维护采摘园实现了增收。”据了解,东岳殿果蔬采摘园吸纳本村务工群众30多人,2023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135户脱贫户分红47000余元。

“荷塘咖啡”“9D环幕飞行影院”“大红椅子坐吧”“非遗木工学堂”……在王家湾村,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景象正在延续。自2023年以来,王家湾村瞄准“农旅融合”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创新和业态创新,着力打造以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逐步形成了“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良好氛围,村民也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设者和成果受益者。

突出地方特色发展林下经济 强了电商、兴了业态

佛坪县是中药材山茱萸的道地产区,年产山茱萸约1000吨。同时作为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县,佛坪以“林下养殖”“林下种植”为支点,撬起了全县域发展林下经济并通过互联网电商走向全国的大潮。

山茱萸、天麻、魔芋、香菇、药王茶……来到佛坪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一楼,随处可见的便是各式包装的当地中药材制品与特色农产品。

佛坪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李凌宇 摄)

佛坪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李凌宇 摄)

据佛坪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王聪介绍:“电子商务、大有可为,是佛坪县发展农特产品电商的核心宗旨。近年来,佛坪县在西安、南通等地设立名优农产品销售配送中心,在县内建设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以及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电商服务平台,为电商成员交流互动、学习培训、货源对接提供阵地。”

在这座没有一盏红绿灯的县城,物流大货车频繁往来,一车一车的快递货物被运出佛坪,销往全国各地。据了解,目前佛坪县已建立镇村电商服务站点35个、物流配送点29个,辐射带动全县所有镇村,为村民提供网上代购、网上代销、快递收发、金融、电商培训等服务,实现全县所有村电商物流产业链全覆盖。“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共建设了10间直播间,利用县上的电商发展资金为每个房间配置好直播设备,并定期邀请江浙沪等电商发达地区的讲师前来为当地商户做培训。这一系列服务对当地商户都是免费的,我们希望以最大力度的支持和保障,助力佛坪的电商事业发展。”王聪说。

随着对电商产业的深入探索,佛坪县的关注点从“一个电商产业”扩大为“一个互联业态”。自2016年对口帮扶佛坪县以来,中央网信办从资金、品牌、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协调资源给予佛坪电商发展实际性的帮助,经过8年的深耕,如今的佛坪县吸引众多互联网企业、医药企业云集,成为百度、知乎、小红书、抖音等“大厂”眼中的“意中县”,纷纷前来投资建设。

外部企业前来佛坪县建设的休闲农庄。(佛坪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办公室供图)

外部企业前来佛坪县建设的休闲农庄。(佛坪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办公室供图)

与电商业蓬勃发展相伴而来的是物流业的四通八达。“以前只能靠面包车一点点往外运,一家公司每天发货量也就几十上百单,运费单价在4元至5元间降不下来。如今,随着全县发货量的提升,各家快递公司接连入驻,为当地商家提供从发货到售后的全链条物流服务,运费单价也降到1.5元至2元区间。”从外地前来佛坪县投资建厂的众修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先勇说,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正是电商经济快速发展的直观体现。

筑巢聚拢金凤前行再添动能 引了人才、延了链条

“在大城市就业可以享有的福利保障、工作氛围、业务培训在家乡也同样可以拥有。随着家乡经济的稳步发展,回乡就业也成为这一代年轻人的新选择。”佛坪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办公室干部方强说。

筑巢引凤、人才返乡,是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重要话题。2023年底,佛坪县建设了秦创原(汉中)创新促进中心佛坪分中心暨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园区。在阿里巴巴的支持下,园区五楼引进了一家“活力十足”的公司。放眼望去,这里的员工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平均年龄在22岁左右。据阿里巴巴(佛坪)客户体验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承接来自闲鱼、饿了么等平台的网络信息审核、标注工作,并延续“大厂”基因,为员工提供完善的福利保障、愉悦的企业文化及系统的业务培训,吸引了一众大学生返乡就业。

阿里巴巴(佛坪)客户体验中心。(佛坪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办公室供图)

阿里巴巴(佛坪)客户体验中心。(佛坪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办公室供图)

与此同时,为培养懂电商、懂农业、懂市场的乡村“新农人”,佛坪县围绕人才培养进行电商产业发展规划,为电商发展厚植人才沃土。佛坪县农小甄电商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正亚是三年前大学毕业返乡创业的青年,也是佛坪县的电商人才之一。由她创立的“农小甄”品牌带动了佛坪县的菌菇、山茱萸、天麻、魔芋等多种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每晚坐在直播间的镜头前介绍家乡的农特产品也成为了她的事业新选择。

“我之前是做视觉设计的,回乡之后我分析了网上‘冲浪’人群的审美观,以佛坪秦岭大熊猫形象为原型设计了‘农小甄’品牌形象。期待我们的品牌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佛坪、记住佛坪,也进一步帮助当地的优质农产品得到更精深的加工,变得更有价值。”周正亚说。

人才来了,技术便随之而来了。近几年,西北大学、陕西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皆在佛坪县的乡村振兴上提供了科研助力,延长了当地农业发展的链条。据佛坪县康之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负责人范明侠介绍,在有关高校的支持下,佛坪康之源农业开发与推广专家工作站正式成立,提高了当地魔芋、猪苓、天麻等农产品的种植标准与产品质量,专家们也为农产品的后续加工、销售和推广提出建议。做森林野花蜂蜜生意的佛坪县国宝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将延链、强链视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建设养蜂基地、投资管理蜂农、高于市场价收购蜂蜜原材料等举措,应对市场需求、提升经济效益、回馈地方百姓。

在佛坪,街边不乍眼的两小间门面房,背后带动的却是每年600万的营业额;棕榈这一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常见植物,也得到了精深加工;道地中药材山茱萸也不仅是古方中的珍藏,而变成了有广泛受众的酒与果汁……“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以农旅融合、电商发展为核心,吸引更多人到佛坪来生产生活,也将凭借电商渠道和文旅招牌把佛坪特色送向全国。”王聪说。(文中相关数据来源于佛坪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办公室)

(责编:董童、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