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发布时间:2024-04-27 22:04:01 来源: sp20240427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实体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统筹发展和安全,系统谋划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展路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要兼顾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依托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产业转换能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营造公平便利的营商环境,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畅通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流动,增强对资源要素的吸引能力。稳定产业链布局,增强供应链黏性,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更为畅通。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具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努力在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加快解决“卡脖子”问题,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努力构筑自主可控有实力、安全可靠有韧性、动态平衡有活力的产业链供应链。以科技创新作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围绕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前瞻技术、战略性技术研究,加大投入力度,夯实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根基。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专项行动,识别预警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并进行重点布局处置。加快培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迭代提供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积极推进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

  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龙头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和产业带动能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资源、要素的深度整合,促进各企业协作共生、互惠共赢,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良性互动。产业链供应链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有效保障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环环相扣、供应链前后端供给需求关联耦合动态平衡。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左右链配套,实现全链条协同创新。立足国内大循环,优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建设,推动构建东中西部产业梯度转移格局,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完整。

  统筹考虑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要统筹考虑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同时注重整体推进,准确把握技术演进规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提升政策精准度。短期要补链,聚焦薄弱环节,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确保产业链稳定;中期要固链,打通堵点卡点,聚焦“卡脖子”领域和技术,推动实现突围破局,确保产业链安全;长期要强链,进一步锻造长板,提升产业链国际竞争力,筑牢制造强国根基。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匹配,以服务创新赋能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要务实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不断强化我国产业链与国际产业链的关联度。加快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创新探索,加强技术研发国际合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公共产品属性,推动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为促进全球经济循环、助力世界经济增长、增进各国人民福祉作出贡献。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周晓阳)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