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与“育”小议(来自现场的声音)

发布时间:2024-06-04 21:34:01 来源: sp20240604

  作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影视作品既可火热出圈,亦能沉浸入心。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中,让“乐”之美与“育”之力引领国产电视剧高质量发展    

  

  “六一”将至,暑期不远,随着教育部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要求,社会各界对美育教育的重视也达到新的高度。作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影视作品既可火热出圈,亦能沉浸入心。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中,让“乐”之美与“育”之力引领国产电视剧高质量发展,可谓题中应有之义。

  青春成长之“乐”与时代精神之“育”相得益彰。每一代青春故事都承载着时代精神,从了不起的岁月与真实奋斗中投射而来的光,照亮成长之路。随着越来越多现实题材电视剧热播,年轻的角色与青春的观众“双向奔赴”,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与澎湃激昂的时代情感“同心同向”。《问苍茫》《鲲鹏击浪》深情讲述毛泽东同志的青年岁月,真实故事成为青年成长立志的“可视范本”。《群星闪耀时》描写因共同理想相聚的青年们如何在时代洪流中抉择,坚守信仰和使命。《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南来北往》《追风者》等剧集的热播,是对青春因磨砺而精彩的佐证,理想照耀下的荧屏青春之歌、故事中青年眼里的清澈与希望,会如星火般引燃新时代青年的热血和担当。

  人间真情之“乐”与社会议题之“育”同频共振。书写人间冷暖、关注时代议题、纾解社会情绪,是国产剧的文化特征。《欢乐家长群》将“家校社协同”议题化为喜剧样态,在欢乐氛围中思考育人困惑;《烟火人家》聚焦原生家庭的痛苦与和解,借繁杂琐事,关注个体成长、亲密关系、家庭真意;《城中之城》在同窗情、父女情、“法理情”的抉择中,表现金融反腐的难度与力度,描写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这一重大事实;《江河日上》《江河之上》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层治理、法治建设,展现出国人对自然环境的大爱与敬畏。

  艺术审美之“乐”与文艺创新之“育”齐头并进。创新是国产剧发展的长久命题,近年来,电视剧创作生产更加关注与时代精神、美学内涵、科技文旅等方面的“融合创新”,以提升审美愉悦。近期多家视频平台上线“无障碍剧场”,视障人士也能通过科技创新享受光影之美;《繁花》与《我的阿勒泰》在“每帧都是壁纸”的背后,既是对视听语言的锐意创新,也彰显出中式美学的影像化表达;《新生》《大唐狄公案》《要久久爱》对“悬疑”进行微创新,发展出新鲜的叙事策略和类型迭代;《一梦枕星河》《你的岛屿已抵达》《飞扬的青春》等微短剧深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让小故事连接大时代。未来,随着更多资深创作团队的加入和“微短剧+科普”“微短剧+教育”等新的发力点出现,微短剧“微而不弱,短而不浅”的高质量发展更值得期待。更重要的是,影视行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汇聚信心与创意,成为培育“新一代”的沃土。

  真诚地传递“乐”的魅力,巧妙地融入“育”的价值,影视艺术可探索发挥的空间还很大。

  (作者为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30日 20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