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棒接一棒 传递努力和希望(竞技观察)

发布时间:2024-06-05 03:40:10 来源: sp20240605

  在本月初进行的巴哈马世界接力赛上,中国男队获得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女队则仍需为奥运资格继续努力。新的奥运周期,接力项目从晋级规则、竞争形势到人才储备情况都有所改变。对中国队来说,握紧接力棒,把努力和希望传递下去,方能在竞争中继续保持活力。

  调整状态,迎接挑战

  5月27日至29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田径邀请赛暨2024年全国田径大奖赛(第五站)在重庆奥体中心举行。女子4×100米接力项目中,由梁小静、韦永丽、袁琦琦和李玉婷组成的中国队以43秒34的成绩夺得冠军。“我们想尽快把成绩提升到43秒之内,最好能跑到42秒90左右,这样获取奥运资格会保险一些。”女子4×100米接力决赛后,梁小静说。

  巴黎奥运会田径项目的男、女子4×100米接力比赛将各有16支代表队参加,其中巴哈马世界接力赛的前14名直通奥运会,而在6月30日之前的达标有效期内,未能获得直通资格的队伍中成绩排名前两位的将获得剩余两个奥运席位。

  在5月4日至6日进行的世界接力赛中,由吴智强、谢震业、严海滨、陈佳鹏、苏炳添和邓智舰组成的中国男队顺利拿到奥运会入场券。而女队则与直通资格擦肩而过。目前,中国女队在有效期内的最好成绩是世界接力赛上跑出的43秒03,在所有未能直通巴黎奥运会的队伍中暂列第二位。

  当务之急,中国女队要在6月30日前“刷”出43秒之内的成绩。世界接力赛结束后,女队便马不停蹄地前往泰国曼谷和重庆参加亚洲接力锦标赛和本站全国田径大奖赛,但成绩均未能超过43秒03。韦永丽表示,杭州亚运会后,队伍便着手准备冲击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然而今年自己和葛曼棋先后遭遇伤病,全队尚未调整至最佳竞技状态。

  面对挑战,队员们坚持不懈。6月22日至23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进行的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将是中国女队刷新成绩的最后机会。“我们将全力以赴!”梁小静说。

  新人涌现,增添活力

  5月28日,浙江姑娘陈妤颉踏上了女子200米预赛的跑道。一周前她更改了起跑技术,这让她有些紧张。发令枪响,陈妤颉跑出23秒60,排在首位。一天后进行的女子200米决赛,陈妤颉又以23秒19的个人最好成绩夺冠,刷新了该项目的亚洲少年纪录。

  尽管只有15岁,但陈妤颉的出色表现早已引来关注。2023年进行的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上,她一举夺得中学组女子100米和200米两枚金牌。今年,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亚洲青年田径锦标赛中,陈妤颉跑出11秒32的个人最好成绩并夺得女子100米金牌,同时改写该项目亚洲少年纪录。过去的一两年里,她已刷新多项纪录。

  本站大奖赛前的一段时间,本赛季表现出色的曾克理、陈妤颉等年轻短跑选手跟随中国男、女子接力队一起训练,折射出中国田径队着眼未来的布局。在近年来的世界大赛中,苏炳添、谢震业和韦永丽、葛曼棋、梁小静等选手分别构成男、女子接力队的主力框架。与此同时,队伍也注重培养新人,为项目发展增添活力。本次代表中国队征战世界接力赛的阵容中,陈佳鹏、严海滨、李玉婷等出生于2002年之后的队员已经担纲主力。

  “看到年轻选手不断成长,我非常开心。”韦永丽说,“我们经常沟通,分享比赛经验。”

  鼓足干劲,勇于担当

  5月28日晚,男子100米半决赛在雨中战至关键阶段,17岁的曾克理却在终点线前放慢了步伐。本场比赛前,他已经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参加了男子100米预赛、男子200米预赛和男子4×100米接力预赛等比拼。密集的赛程、湿滑的跑道,防伤防病成为不少选手的首要选择。

  在年轻选手的成长过程中,应对心理压力也是重要课程。代表中国队征战过多届大赛的袁琦琦表示:“压力出自责任感,希望自己能够为队伍分担更多。”

  在杭州亚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陈佳鹏作为中国队第四棒选手,最后时刻超越对手夺冠,令人印象深刻。近两个赛季来,这名21岁的吉林小伙已逐渐成长为队伍主力队员,在多项大赛中担负重任。“把压力转化为干劲,是运动员的必修课。”陈佳鹏说。

  接力项目在中国田径运动发展中有着独特意义,中国男子接力队曾夺得2015世锦赛银牌和东京奥运会铜牌,成绩令人瞩目,也带动了短跑项目的发展。在项目发展的道路上,老将担当、年轻队员跟上,把努力和希望一棒接一棒传递下去。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31日 15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